基督徒生活
举世无双的小故事大师
书评:彼得·威廉姆斯 著《耶稣惊人的天才》
2024-10-19
—— Alexander Tu

我一直想写短篇小说。英语老师曾告诉我,最出色的短篇故事是一道精美的文字佳肴,让人读罢唇齿留香,意犹未尽。它们是对作者的考验,既要简练,又要清晰。你要学会只用三言两语就提炼出信息的精华,并将其注入人物之中。每个字都要经得起推敲,而且,未说出口的内容更是如此。老师是这么说的:好好向海明威(Hemingway)、契诃夫(Chekhov)和爱伦·坡(Poe)学习。

但彼得·威廉姆斯(Peter J.Williams)却会告诉我:向耶稣学习。

在《耶稣惊人的天才》(The Surprising Genius of Jesus)一书中,威廉姆斯细致入微地分析了浪子回家这个比喻,不仅包括那些说出来的话,还包含那些没有说出来的内容。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耶稣作为史上最伟大的短篇故事讲述者的非凡才华。

浪子回头这个比喻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小儿子不尊敬父亲,索要家产后挥霍殆尽。他自觉不配再做儿子,便打算回家请求父亲收留他做个仆人。父亲不仅欣然接纳,还大摆筵席庆祝他的归来。然而,大儿子却因此大为光火,拒不入席(路 15:11-32)。

《耶稣惊人的天才》

彼得·威廉姆斯 著

一提到耶稣,大多数人恐怕不会马上想到“天才”这个词。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耶稣的教导和为人处世中,处处体现出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洞察力、精湛的语言技巧和深入浅出的表达能力,无不彰显他的非凡才智。

在《耶稣惊人的天才》一书中,彼得·威廉姆斯深入剖析了《路加福音》第 15 章中著名的浪子回头的故事。他生动呈现了耶稣教导中蕴含的非凡天赋、创意和智慧。耶稣善于运用浅显易懂却寓意深远的故事,巧妙地挑战法利赛人和文士的观点。他凭借对犹太经典的精准把握,通过巧妙构建的层次和主题来启迪听众。威廉姆斯针对那些质疑福音书中记载的比喻是否确实出自耶稣之口的观点提出了有力的反驳。他引导读者重新审视耶稣的真实身份,并探讨了这一身份对当代人的重要意义。

十架路出版社,144 页

一字千钧

威廉姆斯在解读大儿子的愤怒言辞时,特别指出了 29 节大儿子说话的第一个词“look”(中文版本译为“你看”,意思虽然没错,但没有体现出大儿子的不耐烦和轻慢。可能更符合上下文语境的翻译是“你瞧瞧“,甚至”我就和你这么说吧”,更能反映出大儿子的恼怒和不敬。——译注)。除此之外,威廉姆斯还指出大儿子少说了一个词:父亲。

这位本该是模范儿子的大儿子,和父亲说话,却招呼都不打一个。这个小细节告诉读者,尽管大儿子一直和父亲住在一起,但从情感上来说,他却比曾经叛逆的小儿子更加疏离父亲。讲故事的人就通过这样一个小细节,传达了如此丰富的信息。(23 页)

反观小儿子,尽管犯了大错,但自始至终,每每和父亲说话的时候都先称呼他“父亲”以表示尊敬(路 15:12、18、21)。在这里,耶稣让我们看到了讲故事的最高境界:铺陈展现,而不是一语道破。他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大儿子内心的苦毒,也没有道破他与父亲之间那种浮于表面、交易式的关系——耶稣只少用了一个词,读者就感受到了这一切。与此同时,耶稣巧妙地将在场聆听的法利赛人和文士比作大儿子,质疑他们是否真正将神视为慈父。这是简洁的典范,是短篇故事写作的巅峰之作。这,就是天才的手笔。

故事的回响

在第二章——或许是全书最精彩的一章中,威廉姆斯将浪子的故事与《创世记》中的故事巧妙地联系起来。其中最令人信服的对比是与雅各和以扫的故事,两者都涉及兄弟、冲突、遗产。威廉姆斯首先指出两个小儿子犯错后受到的欢迎惊人相似:“他父亲……就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路 15:20);“以扫跑来迎接他,将他抱住,又搂着他的颈项与他亲嘴”(创 33:4)。威廉姆斯认为,希伯来语中“与他亲嘴”这个罕见词组会引起在场文士的注意,特别突出这两个故事中的联系。

将比喻中代表神的父亲与以扫(犹太人看不起他,认为他不敬虔)相提并论,必定会让文士和法利赛人大吃一惊。但在《创世记》的语境下,这个比较却颇有深意。《创世记》33:10 记载,以扫饶恕雅各之后,雅各说,看到以扫的面就如同见到上帝的面。

威廉姆斯写道:

“以扫曾经想要杀害弟弟,但后来都能接纳弟弟返乡,大儿子难道不更应该接纳自己的弟弟吗?雅各骗走了哥哥以扫的长子名份,而大儿子却因弟弟受到父亲大摆宴席的欢迎而耿耿于怀,尽管他自己的长子名份、继承权没有受到任何影响。”(42 页)

威廉姆斯在浪子的故事和《创世记》的故事之间找出了无数联系,仿佛在勾勒这个比喻的家谱。这些联系既熟悉又陌生,《创世记》中的每个故事都因与这个比喻的关联而呈现出新的意义层次。我好像一个终于学会欣赏艺术的门外汉,看到这些联系,我恍然大悟。

讲故事的艺术在于找到最恰当的词来捕捉和传达真理。威廉姆斯通过这个比喻展示了耶稣笔下的每个人物、每个概念、每个字词都蕴含着深刻的真理。这真理寓意深刻,一层层的剖析把我们带到神最初开口说话的那一刻。

些许漏洞

威廉姆斯的一些联想确实让人颇有疑虑。例如,我并不觉得这个比喻与《创世记》38 章中犹大和她玛的故事有多大关联(威廉姆斯自己也承认这个对比说服力不足)。他把这个故事与约瑟的故事做类比,原因是这两个故事中都涉及宽恕主题,都出现了戒指、华贵衣袍这些元素(创 41:22;路 15:22),对这个解读我持保留态度。

更值得一提的是,《耶稣惊人的天才》一书时常过于追求文本间的各种联系,反而模糊了比喻本身的核心意义。读者可能会对讲故事者的才华赞叹不已,却难以深入体会故事本身传达的奇妙。我理解后者并非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但我认为它本应两者兼顾。有时候,读起来更像是在品读一篇通俗易懂的学术评论,而评论的对象恰好是一个极其简短的故事。

与故事之主相遇

有一次,一位退休的老牧师问我:“Alex,你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读经祷告亲近神,你觉得神会有什么反应?”我一时语塞。说实话,一般我早起之后,什么感觉都没有,更别提去揣摩神的心思了。“我想,祂应该会很有平安吧?”老牧师听后,眼神黯淡下来,一手扶额。

“平安?!”他的声音开始颤抖。我分不清他是生气还是要哭了。“祂张开双臂,每天早上都在等着你,迫不及待地跑来拥抱你。”说到最后,他瘫坐回椅子上,“祂多么盼望与你相见啊。”

《路加福音》第 15 章中描绘的天父形象,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祂对我们主动而热切的爱。这份爱不仅触及我们的悔改之心,更唤起我们对真理的渴慕。我们想要认识祂、亲近祂的愿望,实则是对祂深深眷顾的回应。

威廉姆斯在书的结尾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认识到耶稣的非凡智慧,终将引导我们“毫无保留地接受祂作为我们的老师、向导和救主”(113 页)。耶稣亲自进入了历史,讲述了最伟大的故事,为的是让我们能被天父接纳。祂不仅是值得我全然信赖的讲述者,更是我心之所向、灵魂渴慕的楷模。在我的人生旅程中,与这位主相遇,是我最深切的期盼。


译:变奏曲;校:JFX。原文刊载于澳大利亚福音联盟英文网站:The Greatest Short Storyteller of All Time

Alexander Tu(亚历山大·詹姆斯·图)在堪培拉(Canberra)市中心协助创立好牧人迪肯圣公会教会(Good Shepherd Deakin Anglican Church),担任教会实习生。他曾是一名律师,如今立志成为作家。
标签
书评
故事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