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书评:格雷格·卢金诺夫 与 乔纳森·海特 合著《娇惯的心灵》
2024-07-12
—— Tim Thorburn

“所有年轻人都如此莽撞冲动,未来若是要靠今天这些不务正业的青年,我对未来不抱任何指望。”

猜猜这句对年轻人大发牢骚的话是谁说的?在 21 世纪的澳大利亚,这句话听起来很现代,然而,它实际上出自公元前 8 世纪的希腊诗人赫西俄德(Hesiod)之口!年轻人让我们抓狂,让我们提心吊胆,这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你也知道,我(作为一个年纪够老的白种男人)当然会以批评当代年轻人为己任。至于我们这一代人,不管是加剧全球变暖、引发金融风暴,还是登月行动,我们当然什么都没做错。

美国亚马逊网站这样介绍本书:

《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How good intentions and bad ideas are setting up a generation for failure

格雷格·卢金诺夫(Greg Lukianoff)与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合著

在本书中,言论自由运动家格雷格·卢金诺夫和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对“安全主义”(safetyism)这一新的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

卢金诺夫和海特从偏执狂家长带来的后果、学生焦虑和抑郁的不断增加以及新正义观的兴起等方面入手,认为保护年轻人的意图是好的,但却被误导了,这正在损害他们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运作,甚至民主本身。

企鹅出版集团(Penguin Press)出版,352 页。中译本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527 页。

我们自然而然地假设,自己的成长过程都受到了正确的影响。我们必须为自己的信仰抗争,所以我们学会了争辩、说服(自己)、特立独行。我们知道不能相信感觉,所以我们表面上荣辱不惊、泰然自若,尽管心已经碎了一地。但是如果我要把这些讲给现在的年轻人听,他们绝不会相信!

但是,这一代年轻人真的比他们的前辈更糟吗?我们给他们贴上了“Z 世代”或“i 世代”的标签,尽管他们看自己很普通。不管是什么标签,如果我们想成功地让年轻人相信耶稣,鼓励他们勇敢地过信仰生活,像我这样的老家伙就该注意了。如果我们处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维度而不自知,就会像黑夜中航行的船只,与他们擦肩而过。

格雷格·卢金诺夫与乔纳森·海特合著的《娇惯的心灵》一书对我理解 i 世代有很大帮助,本书英文版的副标题是《“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How good intentions and bad ideas are setting up a generation for failure, 直译:好心肠、坏主意如何让一代人走向失败)。从书名和副标题可以看出,作者与赫西俄德有很多共同之处。

巨变

这两位作者都是学者:一位是致力于倡导言论自由的律师,另一位是致力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社会心理学家——他们给 2015 年前后美国大学的学生群体文化中所发生的巨变敲响了警钟。我们现在给这种巨变贴上了“取消文化”和“身份政治”这样的标签——这种强烈的行动主义试图封杀发言者,压制那些具有攻击性或有害的观点。两位作者认为,这种激进主义的另一面是脆弱,极度缺乏应变能力。他们认为,i 世代被“捧在手心太久了”(coddled,coddle 是指溺爱或过度保护)——这个词令人回味无穷,我一下子就被书名吸引住了。

本书的目的是描述这种脆弱文化的症状,解释其起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根据我对澳大利亚大学生的有限经验和分析,两位作者所说的十分有道理。本书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即在 i 世代(尤其是来自中上层阶级的)中,非常受“三大谬误”(Great Untruths)的影响。它们分别是(以下有剧透):

  1. 脆弱谬误:那些杀不死你的,会让你更脆弱
  2. 情绪推理谬误:永远信任你的感觉。
  3. “我们”VS“他们”的谬误:人生是好人与坏人的战争

作者显然认为这些都是谎言,或者说这种说法并不是对人类普遍现实的真实描述。我与他们的看法基本一致。他们这样认为的理由是,心理学研究从经验上证明了这一点。我也认为它们是谎言,但我依据的是神学,人的智慧能看到这点,我一点都不吃惊。

好心办坏事

对我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尤其体现在他们讲述的故事上。故事对我很有帮助,它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从神学角度深刻理解人性,美好的愿望很容易达成相反的目标。他们提到的一个例子是,在 i 世代还小的时候,大家都害怕陌生人登堂入室,这成了主流看法。尽管有很多反驳的证据,但家长们还是坚信,对于孩子来说,街道很危险。无人看管的玩耍遭到了禁止,家长成了“直升机”,绕着孩子转。你猜怎么着?孩子变得更害怕了。他们变得更加脆弱,更加焦虑,无法应对想象中的危险。作者记录了 i 世代心理问题激增。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问题需要解释,而(在我这个外行看来)作者似乎有一些很好的解释。

如果这本书的目的是要改变那些倡导取消文化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我怀疑它不会有太大的效果。作者会(而且已经)发现自己因为这本书而被许多地方下架。对这些人来说,建议的治疗方法远比疾病更糟糕。但对于像我这样对文化担忧的人来说,这本书令人信服,相当有用。

事工材料

本书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让我开展深入的思考,更好地在澳大利亚的大学生中开展福音事工。我渴望将福音真理、救赎与西方年轻人的生活、经历、内心世界联系起来,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扇了解他们心灵的窗户。路加诺夫和海德特解释了年轻人对公义的渴望是如何塑造i世代文化的;同时,他们也解释了很多时候,这种对正义的渴望产生了远非正义的东西。作者论述周详,指出(保守派)将社会的核心问题——如文化马克思主义——说成是左派的巨大阴谋,这未免太过简化了。 作者或许有些天真,将这些文化转变的所有驱动因素都视为满怀“善意”的,似乎其中不存在任何私利或权力博弈。

作者提出了解决方案,但由于两人都不是信徒,他们的解决方案纯粹是实用主义的。他们建议学生要敢于冒险,学习承受压力;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来抵消情绪化的推理;采用实证数据来对抗“我们与他们”的两极分化。

但我想大声疾呼,这些务实的解决方案虽然有益且明智,却无法解决取消文化和年轻人焦虑的深层原因。

  • 公义不会因媒体封杀或重上媒体而得到彰显。只有主耶稣公正,全知全能的审判,才能匡扶正义。(如诗 98:9)。
  • 世界不断冲击我们的情感,即使我们变得更抗压,也不会觉得安全。宇宙的主宰在祂的儿子里爱了我们,我们因信称义,在神的怀抱里找到绝对的安全。 (如罗 8:37)

因此,对于 i 世代的传道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些精彩的见解。但是,只有耶稣的福音才能带来持久的盼望。

传道人会觉得很有用

最后,本书为传道人提供了大量的说明材料,它也大量引用学术研究来支持其论证。书中讲述的故事说明了他们所分析和批判的文化。作者们以非学术界人士易于理解的方式分享了他们的思考过程。他们还做了一件好事:没有花太多篇幅在故事或统计数字上,尽量避免讲述带有偏见的片面故事(至少看起来他们是这样做的)。我希望我在讲述故事、列举数字时也能如此诚实。

这并非一本开创性的著作,它不会为未来的讨论设定框架,也不会改变世界对某一重要主题的思考方式(例如泰勒的《世俗时代》),但它是一本重要的著作,因为它描述并说明了当今年轻人文化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重要现实。为了他们,我认为这本书值得一读。


译:变奏曲;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澳大利亚英文网站:Review: 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by Jonathan Haidt.

Tim Thorburn(蒂姆·索本)在珀斯的澳大利亚福音派学生团契(Australian Fellowship of Evangelical Students)任职,并担任珀斯福音伙伴关系(Perth Gospel Partnership)的执行董事。在接受福音事工再培训之前,他曾是一名工程师。罗斯玛丽(Rosemary)是他的生活和事工伙伴,他们有两个成年子女。
标签
书评
抵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