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恩典、打拼、亚洲文化
2024-07-04
—— Heidi Tai

不管是书架上还是手机里,满眼看去,到处都是各种催促着我们要“做得更多!更好!”的内容。媒体网红、人生教练都在鼓励“奋斗文化”(Hurry and Hustle),他们拍着胸脯斩钉截铁地告诉你,梦想必会成真。对自己狠一点,爱自己多一点,再加上会打拼,你就能做人生赢家……然而,真是如此吗?

学会奋斗

我从来不知道没有拼搏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也许这是因为我的小王国是由移民和难民的汗水浇筑而成,他们带着破碎的心,满口袋的梦想逃离故土,默默下定决心,要在新天地里打下根基,于是他们干那些没人干的活儿,省吃俭用,为我的出人头地铺平了道路。我的道德观受到了祖母佛教传统的影响。我以为,这辈子的苦难是上辈子做恶事的报应,我一定要谨小慎微,否则下辈子可能会投胎变成肮脏的蟑螂。

回顾我的成长,我意识到这种要求“更多、更好”并非是现代人独有的精神。我家几代人都想摆脱贫困、内疚、羞耻,这样的文化背景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一种深入骨髓的价值观。父辈努力工作,省吃俭用,从捉襟见肘到绰有余裕,他们的榜样激发了我努力拼搏,有朝一日也能自给自足:只有我才能为自己的幸福和救赎负责......所以永远不要停止奋斗。

不再打拼:用翻转生命的恩典代替改善自我的奋斗(When Strivings Cease: Replacing the Gospel of Self-Impr ovement With the Gospel of Life-Transforming Grace

周雨柔(Ruth Chou Simons)

世人用成就、表现、他人的认可来衡量自己,周雨柔深谙此道。作为在两种文化里成长起来的台湾移民,周雨柔竭尽全力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直到她真正明白这个改变了一切的道理:恩慈的神赐给她丰盛的恩典,尽管她是如此的不配。

一起来看看,神的恩典和眷顾如何将我们从追逐认可,追逐关爱中解脱出来。

托马斯·纳尔逊出版社(Thomas Nelson),224 页。

叫我们安息的恩典

周雨柔的《不再打拼》让读者看到,除了自给自足、自我改善之外,还有一种选择。她用自己的故事帮助读者理解圣经,邀请读者“用翻转生命的恩典代替改善自我的奋斗”。这本书不会让你感到内疚,让你觉得需要证明自己而更加忙碌。它温和地提醒你,要安息在恩典的福音中:神应许的救赎,祂的接纳,与你的表现、你的行为无关。

周雨柔的话很有冲击力,因为她的父辈也是台湾过来的移民。她的故事说出了我们这些在第三种文化下长大的人的心里话,我们生活在两种文化之下,竭尽全力,试图找到接纳,归属。

有一章,雨柔用细腻的笔法描写了她的出身,让我情不自禁泪流满面,因为她巧妙地揭示了我努力的原因。以下是摘录的文字:

我来自一个我不认识的故乡

我来自秘密、期望、不让任何人失望。

我来自另一种个人主义,那里男孩子受青睐,女孩子战战兢兢,总要证明自己。

我来自富有、梦想、内疚、惧怕。

我来自一个小红包,我是如此卑微,连名字都配不上写在红包上。

雨柔的故事包括了炒饭”“面子”、到追求全优,这些富有东亚特色的故事体现出这种成功至上的荣辱文化迫使她不得不非常努力。雨柔承认,她一直在努力争取他人的认可,这意味着她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永远陷在‘更多、更好’的怪圈中……要么在失败中放弃。”我曾是“虎爸的模范女儿”,深知这两种选择的苦涩。一旦我把努力与认可联系起来,失败对我来说,就比死亡还要可怕。这种活法真的好累。

恩典奇异在哪里?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雨柔邀请读者反思,我们的成长经历或文化视角是否扭曲了我们对恩典的理解,福音是否成了自我改善的拐杖。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与神的关系主要是惧怕和努力,还是信心和顺服?

也许我们相信自己靠着恩典得救,但与神继续保持关系仍然需要自己去争取。又或者,我们认为恩典是个公式,照着这个公式就可以逃避惩罚,免去苛刻天父对我们的不认可。雨柔解释说,如果我们是这样看待福音的,那么它其实与世俗的自我改善没有什么区别,而自我改善最终将让人精疲力竭。毕竟,如果努力拼搏才能找到神,我们怎么知道自己做得足够了呢?

关系的礼物

那么,究竟什么是“恩典的福音”?它与提倡奋斗和自我完善有何不同?在本书第二部分,雨柔解释说,恩典“翻转生命”,因为它将人从罪中释放出来,与神建立关系。如果我把神比作一个“虎爸”,只有表现好才能赢得祂的爱,那么我就会不断努力,把奖杯带回家;或者躲在羞愧和失败中。然而,恩典的福音提醒我们,我们属于天父,不管我们有没有成就,祂都应许:要拯救我们,还要和我们建立关系。

雨柔让我明白,我的自我价值在“太让人高兴了”和“太让人失望了”这两个标签之间摇摆,但神的国度却将神的儿女归到永恒的一类:被拣选的。用她的话说,“神不仅仅是容忍我们,祂爱极了我们;神不仅仅赦免了我们,还让我们成了祂的孩子。”恩典的福音不仅仅是把我们从罪恶中拯救出来,神耗尽心血,确保我们成为祂亲爱的孩子。

真正白白的礼物

此外,雨柔还强调恩典是白白的礼物。“红包”提醒我们欠下的人情,但是,天父的慷慨无需偿还。雨柔指出浪子故事中的老父亲,眼巴巴地等着悖逆的儿子回心转意,儿子终于回来了,即使他离家还有好大一段路,老父亲依然冲上去迎接他(路 15:11-32)——尽管这样做会让老父亲在众人面前蒙羞。雨柔写道:

姊妹们,根治我们习惯打拼的办法......是张开双臂,顺服神的拥抱,祂为我们承受了耻辱,让我们配得祂的饶恕和爱。注意,我没有说“我们靠着自己的能力,得到神的饶恕和爱。”浪子的老父亲并不是发现自己的儿子突然变得有多好——老父亲向众人宣告,这就是他的儿子。他情愿遭众人耻笑,为的是自己的儿子免受羞辱。

雨柔在这里并不是提倡躺平。神依然呼召我们去宽恕,去行善,但我们的出发点应该是感恩而不是内疚。因为如果我们必须不断地“用圣洁的奉献来回报恩典”,就依然有一种欠债人的负罪感在作祟,我们依然在努力与神和好。这种心态最终会让我们无法“荣耀上帝,永远享受祂”,然而,恰恰是后者这种态度反映了一种如小孩子般的感恩之心,他们乐于与慈爱的天父建立关系。

无以回报的礼物

疫情期间,我染上了新冠,妈妈命令我立即卧床休息。我不但没有感激她的帮助,反而为给她增加负担感到内疚。每次她送饭送菜到家门口,我总是止不住地又是道歉,又是感谢。为了减轻自己的负罪感,我送给妈妈一张按摩券。她很不耐烦地说道:“哎呀!不用了!你是我女儿,我当然会照顾你!”

染新冠的这周很痛苦,我气力全无,妈妈的话让我看到了恩典的福音。我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值得她帮助的事,但她出现了,因为我是她的女儿。她是我妈妈,单单这点就足以让任何试图回报的想法显得荒谬可笑!她爱我,因为我是她的孩子。

《不再打拼》邀请我们反思与神的关系,沉浸在祂的恩典中。这本书重新点燃了我对福音的热爱,并及时提醒我,无论有没有奖杯,我都属于天父,祂以恩典欢迎我回家。

首次发表于heidi.tai,经授权编辑。


译:变奏曲;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澳大利亚英文网站:Grace,Strivings and Asian Culture.

Heidi Tai(黄丽琼)是一位澳大利亚亚裔作家。黄丽琼和丈夫米奇(Mickey)一起建立了布里斯班护理教会(Providence Church Brisbane)。她在 www.heiditai.com 分享有关生活、信仰和文化的故事。
标签
恩典
亚洲文化
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