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森自1978 年起在三一福音神学院(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任教。2005 年,他与提摩太·凯勒共同创立了福音联盟,并担任主席至 2020 年。可以说,他是约翰·斯托得的接班人,这两位属灵前辈有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在理论和实践领域著作等身,都致力于推动全球基督教事业,在讲道、培训和传福音等方面投入了大量心血,也都建立并壮大了重要的福音机构。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和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近代福音派的发展历程,更能在生命塑造、思维培养和事工服侍等方面给我们极大的帮助。
《福音与现代世界》(The Gospel and the Modern World)一书汇集了卡森在担任福音联盟神学期刊(Themelios)期刊总编辑期间(2008-2018 年)撰写的 34 篇评论和其他文章。[1] 全书除引言外,分为五大主题:福音、圣经与圣经神学、[2]基督与文化、教会领导力,以及门训。
全书第一部分“教会的神学愿景”收录了两位作者的文章:一位是纳塞利(Andy Naselli),他曾在 2006 至 2010 年期间师从卡森攻读博士学位,并在 2006 至 2014 年间担任其研究主管;另一位是柯林·汉森(Collin Hansen),现任福音联盟内容副总裁兼总编辑[3] 。这两篇文章之后,是卡森本人撰写的两篇专文。
《福音与现代世界:教会的神学愿景》(Gospel and the Modern World, The: A Theological Vision for the Church)
卡森(D. A. Carson)著,塔布(Brian J. Tabb)编辑
卡森是一位享有盛名的圣经学者,在福音派思想界贡献卓著。他不仅是福音联盟的联合创始人、《神学基础》期刊的编辑,更在 2022 年当选为福音派神学协会(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主席。
为纪念他杰出的学术生涯,同事们精心挑选了他的经典著作,编撰成这部内容丰富的文集,希望能将他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学术研究心得传递给新一代读者。
十架路出版社(Crossway)出版,352 页。
纳塞利在这一章的开篇用了几页篇幅(11-17 页)简述了卡森的生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卡森惊人的工作量:他每年要阅读 500 本书;写作更是高产,按照贾斯汀·泰勒(Justin Taylor)的统计,“三十年来,他平均每四个月就要写作或编辑一本书,每六周完成一篇文章和两篇书评”。此外,他还频繁出差,“仅 1985 年到 2010 年期间,就曾 65 次前往澳大利亚讲道和教学”。这些数字令人叹为观止,如此非凡的工作效率,就如同鲍比·菲舍尔(Bobby Fischer)能蒙着眼睛同时下好几盘棋一样,实在难以效仿。我们只能为上帝赐给教会如此卓越的仆人献上感恩!
这一章的重点是阐述“卡森的神学方法论”。由于卡森本人在这个领域已有大量著述和教导,因此作者主要工作是对这些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提炼,而不是通过观察研究得出新的见解。纳塞利在文中表明,他的目的是描述而非评价卡森的方法,但在结论部分,他还是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卡森的神学方法论堪称典范,他一流的著作就是最好的明证。无论是他的研究方法还是研究成果,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48 页)
汉森在这一章中主要采用描述性的写作手法,以赞许的口吻叙述了福音联盟的发展历程以及“卡森对福音联盟的愿景”。这篇文章不仅参考了大量书籍和公开文献,还融入了汉森与卡森的私人通信内容和亲身经历,因此颇具史料价值。文中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福音联盟的发展速度和其网站的影响力都大大超出了创立之初的预期(59-60 页)。正如汉森所说:“如今福音联盟的网站已跻身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基督教网站之列”(60 页)。这一章虽然完成了预期目标,但分析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加强,这也表明我们未来还需要对福音联盟进行更深入、更具批判性的研究。
在这一章中,有一段话特别引人深思,它揭示了贯穿全书的一个重要主题:
卡森曾预见到,同性恋问题很可能会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分水岭,就像当年赎罪券引发了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一样。这一议题可能会成为“导火索”,在西方教会中引发关于圣经权威的深层争议,最终导致教会分裂。(54 页)
通读全书,我们可以发现几个贯穿始终的核心议题。这些议题的选择既体现了编者塔布的独特视角,也反映出卡森长期以来的关注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文集为我们勾勒出了二十一世纪初北美福音派所面临的几大紧迫挑战。
具体来说,这些核心议题包括:
第一是关于福音本质的界定。文集特别强调要仔细区分福音本身与福音所带来的影响和衍生含义;第二是探讨“宽容”一词含义的演变。这个词的含义已经从“维护信仰自由、尊重不同意见”(即使存在重大分歧),逐渐转变为“要求接纳甚至称赞与自己信仰和行为方式不同的人”;第三是重申并捍卫圣经作为上帝话语的权威地位;第四是围绕同性性行为的神学讨论,包括支持的观点,以及试图淡化这一道德问题严重性的各种论调。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二十一世纪中期最受关注的议题很可能会与现在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新时代带来的挑战究竟是什么,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这部文集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以下两个特点:
首先是卡森独特的思维方式。他善于深入挖掘问题的复杂性,擅长剖析那些看似相关但实际各异的议题,能敏锐地识破逻辑漏洞,也不会为了整齐划一而作出牵强的归纳。他很少给出过于简单化的答案,而是习惯提供一系列深入的“思考”,往往以“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不分先后”(262 页)这样的方式展开论述。这种特点也反映在全书各章节的标题中,如“对福音的思考”“对圣经和圣经神学的思考”等。这种独特的方法如此典型地体现了卡森的研究特色,本应在纳塞利论述卡森神学方法的那一章中得到更多笔墨。
第二个特点是全书最后三个部分的实践性文章尤为精彩。科斯滕伯格(Andreas Köstenberger)称卡森是“福音派圣经研究界最后一位真正的通才”(第 1 页),这个评价非常中肯。卡森不仅是位杰出的解经家和神学家,在历史研究、文化评论、讲道、传福音和教牧神学等领域也都颇有建树。经常聆听卡森讲道和授课的人,对文集后半部分的许多个人故事和实践心得应该不会感到陌生,但这些内容在他的著作中却比较少见。《福音与现代世界》让这些宝贵的资料能够惠及更多读者。
考虑到《神学基础》期刊本身可以在网上免费阅读,如果仅为了阅读新内容,除了引言部分的文章,这本书并无太大必要购买。本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用心的编排上,让人读起来很方便。它很好地展现了卡森思想的广度。但愿它能激励更多人去研读卡森的著作,聆听他的讲道和教导。同时,这也是一本很好的培训教材——大多数文章都不到十页,卡森也尽量避免使用晦涩的词汇,因此这些文章非常适合在各种场合用于阅读、思考和讨论。
* * * * *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澳大利亚福音联盟英文网站:D.A. Carson: Shaping Evangelical Thou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