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死(Mortification)是个神学术语,描述了那些与基督联合并活在圣灵大能中的人(即基督徒)蒙召杀死(治死)内心中挥之不去的罪恶冲动,同时抵制从基督徒自身以外而来的试探。
治死(Mortification)是个神学术语,描述了那些与基督联合并活在圣灵大能中的人(即基督徒)蒙召杀死(治死)内心中挥之不去的罪恶冲动,同时抵制从基督徒自身以外而来的试探。作为基督里新造之人,基督徒不仅可以自由地抵制罪,还可以积极地爱上帝和邻舍。因此,正确地理解“治死”也与“活出新人”(vivification)关联在一起。“活出新人”强调了呼召我们回应圣灵在我们身上持续的工作,尽管我们也承认内在的罪以及罪在敌对圣灵,但圣灵会在我们身上结出果子。
“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
必要死;
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
必要活着。”(罗 8:13)
与新约圣经的许多其他作者一样,保罗经常用一组对比来阐述一个观点,如光明与黑暗、接受与拒绝、肉体与圣灵;而在这里,他使用了活着与死。当然,“活着”在这两者中更为重要:例如,基督的死是为了给我们带来生命(罗 6:10)。正如《罗马书》8 章 13 所讨论的那样,治死的意义在于,它摒弃了一切与我们通过圣灵在基督里所拥有的新生命相抵触之物。
每一个活着的生命都来自永生上帝。基督徒相信,这位仁慈的上帝创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一个祂所喜悦的、并且祂感到满意的世界,而且祂特别在意按照祂的形象和样式受造的人类(创 1-2)。罪的侵入不仅挑战和违背了上帝,也挑战和违背了所有受造界的根基和特性,尤其是人类的根基和特性(创 3)。罪玷污了人类所有的生活领域,影响了从我们的身体到心理的一切。人所经历的每个领域——从我们与上帝的关系、彼此的关系、与地球的关系,甚至与我们自己的关系——都受到了负面的影响。所有这些破碎的关系最终导致死亡——生命的反面。
要理解保罗向我们推崇的治死,就必须了解这段经文的背景,否则我们就很容易把治死简化为避免做“坏事”的道德主义。然而如果正确地加以界定,治死并不只是消极的,它也是积极恢复和积极促进人类繁荣的工具。罪不是生命的源泉,而是感染和扰乱我们生命的病毒:除非罪死,否则我们没有办法回归真正的生命。这就是基督的成就,也是祂带领我们的方式。
基督的生、死和复活(新生命!)是事实,我们为此感谢神,它不仅是理解基督教信心的范式,也是理解基督徒生活的范式。脱离了基督里的信心,用来描述我们的用词都非常严肃,尽管有时这些比喻并不容易结合在一起:我们死在罪中(弗 2:1),与基督为敌(罗 8:7),是愚昧的人,对真正属灵的事情视而不见(林前 2:14)。然而,福音应许弥赛亚的生与死将带来新的创造,因此,作为从死里复活的长子(彼前 3;启 1:4),耶稣彰显并预示了新生命的好消息。唯有祂能恢复我们与造物主的关系,并开启我们对邻舍崭新的爱。但是,我们的旧习性与这个新生命格格不入。正如耶稣赐予我们新生命一样,祂也呼召我们在新生命中与祂同行,向世人作见证:耶稣战胜了死亡和所有导致死亡的罪。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要仰望祂、跟随祂,这不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那只不过是自私的道德主义),而是继续与塑造我们的永活之主喜乐、持续地相交。
四福音书记录了耶稣受难的历史事件,而使徒保罗则解释了耶稣受难与我们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保罗以基督的十字架为荣,称“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 6:14)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彻底改变了保罗的本性和本质,以至于他不得不使用“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这样的极端语言,因为在最深刻的现实中,他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 2:20)也就是说,耶稣的生命不只是保罗要求我们效法的榜样。他在这里的意思是,他,保罗,事实上已经死了,他甚至不再拥有他曾经拥有的生命——这就是死的通常结果。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不仅令基督死了,他保罗也死了,然而,现在保罗仍活着。圣灵使保罗与基督结合在一起,因此祂的现实就是保罗的现实。保罗活着,因为基督不仅活在天上,也活在保罗里面。这里的意思是,这种在基督里死而复生的情况也适用于其他基督徒。这就是保罗在告诫基督徒们要治死他们挥之不去的罪恶冲动时的上下文。
那些属于基督的人蒙召与罪争战,不是为了让他们成为蒙上帝悦纳的人,而是因为旧的、罪恶的习性干扰了他们体验在基督里所拥有的新生命。保罗说,“顺从谁,就做谁的奴仆”,他只提供了两个选择:罪和顺命(罗 6:16)。虽然我们以前都是罪的奴仆(约 8:34),但因着基督的位格和工作,我们已经从罪和撒但的暴虐捆绑中获得了自由,我们现在的生活反映了这种新自由,即爱我们的天父(参约 8:36)并服侍我们的邻舍(彼前 2:16)。重返旧的罪恶习性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失去这种生命,但它却可能使我们在这生命中的行走中变得蹒跚。
可悲的是,我们常常表现得好像罪的牢笼仍囚禁着我们,但保罗希望我们认识到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我们与基督联合,祂的死意味着我们向着罪已经死了(罗 6:5、7)。祂摧毁了罪对我们的统治和辖制。现在,应该成为我们生命之标志的是义而不是罪(罗 6:17-18)。保罗并不是在宣扬完美主义,即那种认为我们可以达到完美,而且必须达到完美才能获得神对我们的认可。但他显然认为基督徒与罪的争战既真实又艰难(罗 6:1-14),以至于罪似乎想再次成为我们的主人。
基督将天国作为礼物赐给我们(路 12:32),不仅使我们能够按照祂国度的本质和价值生活,还教导我们祂国度的方式。在这里,我们看到并遵循恩典和真理的道路,而非滋生仇恨和欺骗的黑暗之路。在基督里的人开始认识到,罪带来的是死亡的恶臭而非生命,因此我们也渴望避免、抵制、甚至对抗那条通往死亡的道路(林后 2:16)。通过离弃罪来杀死罪(治死)可能是一场争战;但这场争战也是参与基督自己的生命和祂战胜罪的过程。在祂的生命中,我们也成为得胜者。
使徒保罗说,“按着肉体”生活与“靠着圣灵”生活相对立(参罗 8:5)。一条是生命之路,另一条是死亡之路。虽然“肉体”在新约中有时仅指身体(如林前 15:39),但在其它地方(如罗 8),它指的是我们的肉体、动物本性,是罪与圣灵对抗的舞台。在这里,肉体和圣灵也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第一种是死亡之路(罗 8:12),因为“肉体”中的生命代表着对上帝的悖逆,忽视祂的旨意和道路。因此,当保罗说圣子是“照着肉身”奉差遣时,并不是说耶稣的肉身是假的。那是一种称为“幻影说”(Docetism)的异端。相反,保罗强调的是,永恒的神子道成肉身,作为我们中的一员真实地生活和行走在我们中间,并在所有方面都与我们一样(包括有肉身),但祂没有犯罪(来 4:15)。祂靠着圣灵的大能,始终让自己的肉身顺服天父,因此祂的爱和行为都遵循了正确的次序。
在圣灵里的生命包括了我们身体中的生命,把我们的肉体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受圣灵引导,而非受它自己混乱的欲望引导。“如果神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了。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罗 8:9)。新约还使用了重生(多 3:5)、被圣灵重生(约 3:3-8;彼前 1:3)和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林后 5:17)等愿景。有圣灵居住的就有基督,这就是使耶稣从死里复活之神的同在之处(罗 8:9-11)。现在,同一位圣灵居住在我们里面,赐给我们生命、目标、方向和力量。这种能力包括抵御试探的能力,以及在我们生命中结出圣灵果子的能力。
根据使徒保罗的观点,基督教传统经常明确地从治死“旧人”或“旧我”的角度来谈论“治死”。基督徒必须“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弗 4:22)。然而,脱去“旧人”的目的以及使之成为可能的是圣灵所赐的生命:“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 4:24)。我们可以用《加拉太书》5:14-26 作为框架,来审视治死肉体和活出新人。
保罗呼吁教会“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结果就是“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加 5:16)。如前所述,他关于“肉体”和“圣灵”的对比所指的并非物质世界和非物质世界,而是指我们是受世界情欲的引导,因而行他所描述的“肉体的行为”(19-21);还是被圣灵引导,结出相应的果子(22-23)。“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加 5:17)。
保罗列举了肉体的行为(“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醉酒、荒宴等类”;加 5:19-21),并非让我们去评判谴责他人,而是让我们自我检讨。这份清单中既有外在、喧闹的罪(如醉酒和狂欢),也有内在、安静的罪(如嫉妒和纷争)。我们的文化很容易谴责更明显、更引人注意的罪,但我们必须同样严肃地对待其它的罪。醉酒并不比破坏上帝百姓之间的合一更糟糕。无论我们犯了什么罪,我们都很容易谴责我们在别人身上看到的一切。这份清单的广度和多样性表明了罪的范围,以及忽视圣灵的引导会以何种方式破坏共同的利益并且失去对公义的关注。
这些行为对我们的试探是真实的,但耶稣比这些更真实。祂没有撇下我们,也没有只给我们留下一本指南:祂通过圣灵与我们同在,坚固我们,安慰我们。
实际上,你会做错,有些错误甚至很大。这并不意味着耶稣放弃了你。你会发现自己虽然不喜欢某样罪但仍然犯了一千次同样愚蠢的罪。学会恨恶罪,而不是恨恶自己。学会培养圣灵所结的果子,来最直接地抵挡你所习惯性陷入的陷阱。如果要列举一些实用的方法让我们远离罪、更清晰地聆听耶稣,那将超过这篇文章所能容纳的篇幅,但请记住,耶稣比你更希望你幸福。
有时,身处像我自己所在的(改革宗)传统中,我们往往更相信罪的现实而不是圣灵的同在和能力。这样的腔调与保罗的教导背道而驰:虽然他深刻地认识到了我们在与试探和罪的力量争战,但他更强调耶稣的力量:祂代表我们战胜了罪,并将自己的生命赐给我们。事实上,因为我们向罪已经死了,现在在祂里面活着,罪不再是我们的主人,而是我们在人生战场上的敌人。罪与现在的我们并不相容。(罗 6:1-23;加 5:13)
我们的传统中还提到了“活出新人”:活出新人就是赋予生命、赋予活力或使人活着。这正是圣灵在上帝百姓身上所做的。我们现在拥有的生命是基督自己的生命在我们身上流淌。作为通过圣灵获得生命的人,我们“蒙召得了自由”,这样的自由不应成为犯罪的借口,而是从罪中获得的自由,一种为生命、为彼此服侍而获得的自由(加 5:13)。罪反对生命和一切受造物的美善;活在基督里意味着我们要与祂一起将罪置于死地,因为它破坏了上帝想要的和谐。义意味着信靠并跟随基督,听从圣灵的指引,并服事我们的邻舍。
圣灵一直是我们生命的动力,与死亡相对立。当上帝的灵收回时,我们就会看到生命的终止(参见伯 33:4,34:14-15;诗 104:29)。因此,圣灵的果子赐予生命:“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 5:22-23)。这些特质使我们更加坚强,使我们的视野更加清晰,加深我们对上帝的信靠,使我们能够将永恒的财富与稍纵即逝的财富区分开来。它们使我们能够与他人建立联系,建造他人,也被他人所建造。它们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聆听上帝,更完全地爱祂,更忠心地跟随祂。肉体的行为使我们孤立,导致死亡。圣灵的果子将我们与上帝和邻舍联系在一起,并带来生命。
神已经带领基督徒离开黑暗的国度,进入神儿子的国度(西 1:13)。因此,继续行走在黑暗中,既疯狂也是自我毁灭。我们已经与神的生命和爱相交。我们对这种处境的回应或好或坏,但这就是我们身处的景况。保罗宣讲的福音是,耶稣已经完全抓住了我们,我们与祂一起死而复生,那么现在——该做什么呢?我们在这个美丽、受损、动荡的世界里,过着美丽、受损、动荡的生活,但不是靠我们自己。绝不靠我们自己,因为上帝亲自道成肉身,在这条路上走在我们前面,挑战并摧毁罪恶。在我们的生命中,耶稣赋予我们生命,我们要舍己跟随祂。凡要得着生命的,就必须为祂丧掉生命(太 16:25;可 8:35;路 9:24;约 12:25)。为了腾出手来抓住永恒的宝藏,我们必须丢弃那些虚假却耀眼的垃圾。耶稣不会让我们离开。在这样的安全感中,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打好下一场仗。
编注:
本文为“简明神学”系列专文之一,本文所表达的所有观点均为作者本人的观点,本文基于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协议免费提供给公众,允许用户以其它媒体/格式和改编/翻译其中内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链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并采用同样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译:DeepL;校:Jenny。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The Mortification of 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