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
祷告的教义
2022-01-03
—— J. Gary Millar

定义

祷告是祈求上帝做祂已经应许要做的事,圣经中以色列先祖、诗篇作者、先知、耶稣和使徒都是祷告的榜样。

摘要

祷告就是祈求上帝做祂已经应许要做的事。作为上帝通过弥赛亚-耶稣所收纳的孩子,我们通过圣灵的能力祷告。我们在整本圣经中都能看到这种与神的互动,因为神的子民不断请求神实现祂的应许,实现祂的国度和统治。我们可以确信,上帝会回应我们为成就祂的旨意而做的祷告,因为祂已经明确应许要实现祂的旨意。这包括了:为神荣耀自己的名、为饶恕、为我们认识神、为敬虔的智慧、为顺服的能力以及为福音得到传扬。


圣经中没有明确定义祷告,但祷告的基本含义是祈求。例如,在主祷文(太 6:9-13)中,耶稣在回应门徒”教我们祷告!”的请求时,给了他们一个祈求神行动的框架:建立祂的国、荣耀祂的名、饶恕祂的仆人并增添他们的力量。那么,他们所“求”的都以上帝先前的行动为基础——简单地说,祷告就是祈求上帝做祂在恩典中已经应许要做的事。

在圣经中,祷告并不是一个模糊的泛指属灵活动的词,而是牢牢植根于上帝的本性和作为之中。约翰·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III.XX.1)中论述祷告时明确指出了这一点:

正如福音孕育了信心,同样福音也训练我们的心呼求上帝之名(罗 10:14-17)。这正是(使徒)在前面所说的:圣灵收纳我们为神的儿女,也印证了我们心中的福音(罗 8:16),使我们的灵敢于向神表明自己的愿望,也发出说不出的呻吟(罗 8:26),并且满怀信心地呼喊:“阿爸!父!”(罗 8:15)

因此从神学上讲,上帝通过福音邀请我们通过与基督的联合参与到三位一体的生活中,这就包括了请求天父上帝为我们做某些具体的事,这建立在我们现在与耶稣同得儿子名分的根基之上,透过信心和圣灵的大能我们被神收纳为儿女。《马太福音》第 7 章 7-11 节在重复向我们强调祷告的命令时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特别是在结尾处:“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这种祈求是由福音——即上帝已经应许要为祂子民所做之事——所决定和控制的。通常透过圣灵的能力通过圣子向天父请求。

旧约中的祷告

这种把祷告理解为祈求上帝做祂所应许之事的观点在旧约中几乎处处可见。从《创世记》4 章 26  节人“求告耶和华的名”(大概是为了实现《创世记》3 章 15 节中关于拯救者的应许)开始,上帝子民的祷告基本上都是福音式的,祈求上帝实现祂立约的应许。

当亚伯拉罕和他的家人祷告时,他们祈求上帝实现祂在约中的应许。所以亚伯拉罕(愚蠢地)祷告让以实玛利成为他的继承人(17:18);在《创世记》24-25 章中,亚伯拉罕的无名仆人和以撒本人都为“娶妻计划”的成功而祷告,然后雅各在《创世记》32 章 9-12 节中令人印象深刻地向“耶和华我祖亚伯拉罕的神,我父亲以撒的神啊”祷告“你曾对我说……”,因为祂应许要使雅各的“后裔如同海边的沙,多得不可胜数”(创 32:9-12)对雅各来说,祷告显然是在祈求上帝践行祂的应许,也就是保护他,使他祖亚伯拉罕所领受的应许得以实现。这一基本观点在接下来的几乎每篇祷告中都有所体现。

《出埃及记》以这样的祷告开始(出 2:23-25),在从西奈山到迦南地的整个旅途中摩西与上帝的互动也以祈求上帝实现祂的应许为特征(例如,见民 14:13-20)。约书亚接续摩西之后(书 7:6-9),这一点就在《士师记》循环的遭审判后祈求解救(例如,士 3:15)上表现了出来。祷告所祈求的从来都不比神所应许之事更少(也几乎并不更多)。

在思考旧约中“伟大的祷告”时这一点就更令人震惊了。在上帝结束了哈拿的不育之后,出人意料地,她的祷告并未聚焦于她自己的孩子,而是恳求神在我们的世界中工作,差遣拯救者(撒上 2:1-10)。所罗门在圣殿献殿仪式上的祷告(王上 8 章),令人惊讶地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砖瓦上,而是放在上帝在世上的工作进展上。在希西家的祷告中,即使他所关注的是自己的不幸,上帝的回应也亲切地将他重新引向祂在世上计划的进展。同样,《但以理书》第 9 章和《尼希米记》第 9 章中的祷告也几乎不涉及祷告者的处境或需要;相反,这些祷告都是在恳求神继续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实现祂的应许。即使是耶利米充满焦虑的“争辩”(如耶 12:1-12),其张力也来自上帝显然没有按照祂的应许在行事这样的事实。

《诗篇》对圣经的祷告神学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许多诗篇的特点是直接向上帝发出个人性的呼求(如诗 3:1,4:1,5:1 等)。这些诗篇中有许多是大卫的诗篇,至少最初是与上帝受膏者所经受的试炼有关。任何一首大卫的诗篇都是、而且首先是他的祷告。仔细观察,大卫的经历和他对这些经历的回应方式都不是为了捕捉地球上人类生活的普遍情况——这是上帝“弥赛亚”充满张力的现实生活,祂是上帝在地球上计划的中心,因此也成为上帝仇敌关注的焦点。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试图用《诗篇》祷告是错的!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尾。在《诗篇》中,弥赛亚子民的祷告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们向上帝呼求,希望上帝按祂对先祖和受膏之王的应许行事(见第 77、103 和 130 篇)。从这个意义上说,弥赛亚的祷告就是弥赛亚子民的祷告。因此,《诗篇》关于祷告的“教导”比人们通常意识到复杂,也比人们所想象的更与旧约中关于祷告的其它教导彼此相融。《诗篇》对祷告的基本理解反映在君王/弥赛亚的祷告上——它呼求耶和华实现祂的应许。弥赛亚子民的祷告也体现了这种对祷告的基本概念,他们持续呼求上帝作工,通过派遣终极大卫式君王、建立祂的国度和吸引万国归向祂。

在旧约的末尾,向耶和华呼求,恳求祂采取行动的必要性非常明显。以《历代志》为例,与《列王纪》中的类似章节相比,《历代志》记录了十个更具体的祷告。在每一种情况下,祷告的重点都是祈求上帝在世上作祂的工作。或者换一种说法,这些祷告是福音式的。

新约中的祷告

毫不奇怪,我们在新约中发现了完全相同的模式。祷告因福音而成为可能,也受福音的塑造,祷告以完全相同的方式继续在发挥作用。

对耶稣来说,祷告基本上就是求天父作祂所应许的事。《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的“主祷文”是新约祷告的模板。《马太福音》6 章 9-13 节(和路 11:2-4)中的个别请求都与圣经中上帝早先揭示的旨意和应许完全吻合。回应福音的要求是祷告的核心。令人高兴的事实是,根据耶稣的说法,我们不必担心求错;相反,我们可以自由地请求,因为我们知道天父不会给我们对我们无益的东西(见路 11:5-13;尽管《雅各书》确实警告我们,当我们请求时,不要怀疑上帝是否愿意信守诺言——见雅 1:5-6)。我们也不需要试图从上帝手中攫取任何祂不情愿给的东西(另见路 18:1-8,在这里上帝与不公正的法官形成了对比,后者需要经威逼利诱才会采取行动)。相反,我们可以把一切忧虑都卸给祂(彼前 5:7,至少包括祷告),因为我们知道,通过福音,上帝已经应许会回应我们的祷告。

耶稣在《约翰福音》14 章 13-14 节的两次应许中明确指出了这一点:“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你们若奉我的名求告什么,我必成就。”上下文清楚地表明,耶稣说的是上帝启示性的工作,打开人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见祂的荣耀。耶稣邀请我们像祂一样称呼天父(称祂“阿爸,父”,根据罗 8:15和加 4:6),祂鼓励我们按照祂的使命和议程祷告,这当然是为了完成天父交给祂的工作(约 14:10)。

作为儿女,我们现在受到鼓励奉“奉耶稣的名祷告”,求神在圣子身上并通过圣子成就祂所应许的事(见林后 1:2;弗 5:2)。在整本圣经中,祷告总要理解为祈求上帝成就祂所应许的事——无论是差遣弥赛亚并建立祂的国度,还是继续建立主耶稣基督的教会直到祂再来。从根本上说,我们应该祈求上帝通过福音作祂新约的工作,即通过祂的话语和圣灵。

应用

这一点在新约所鼓励我们做的具体祷告中得到了证实(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期待神的回应)。我们可以确信,神会回应我们的祷告……

  • 如果我们祈求神荣耀祂自己(太 6:9;约 17:5)
  • 如果我们祈求饶恕(太 6:12;约壹 1:9;雅 5:13-20)
  • 如果我们的祷告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上帝(约 17:3,24-26;弗 1:15-22)
  • 如果我们祈求智慧(知道如何为神而活)(雅 1:5-6)
  • 如果我们祈求力量来顺服/为神而活(弗 3:14-21;太 6:11、13)
  • 如果我们为福音的传播祷告(路 10:2;徒 4:27-29;西 4:3)

神承诺会回应这些祷告,因为这些祷告总结了福音的工作。它们都是祈求上帝通过祂的话语作祂新约的工作。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有一天将不再需要祷告了。祷告是上帝给堕落世界中生命的恩典护理。在新的创造中,上帝的所有应许都将在基督里实现,在祂直接的同在中,我们将无需向祂呼求,只需永远享受祂(见启 21:22-27)。

进一步阅读

圣经注释:

历史和圣经神学讨论

灵修讨论:

在线资源:

编注:

本文为“简明神学”系列专文之一,本文所表达的所有观点均为作者本人的观点,本文基于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协议免费提供给公众,允许用户以其它媒体/格式和改编/翻译其中内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链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并采用同样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译:DeepL;校:Jenny。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The Doctrine of Prayer.

J. Gary Millar(加里·米勒)是澳大利亚布里斯班(Brisbane)昆士兰神学院(Queensland Theological College)的校长,教授旧约、圣经神学和布道。
标签
福音
圣经
祷告
应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