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商店有种独特的魅力:走进一个房间——有时候是很小的房间——就能找到适合人生各个阶段的物品,从婴儿床到网球拍,再到老年人用的助步器,应有尽有。从小我就喜欢逛二手商店,最开始只在玩具区打转,现在则流连于餐具和服装区,偶尔我也会被园艺书籍和那些实用的遮阳帽吸引。樟脑丸的味道或许会有点冲,但每次走进二手商店,我的心里总会涌起一阵兴奋。这里不像百货商场那样,各种尺码的快时尚服装按颜色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在二手商店,你需要有淘宝的本事,在杂乱中发现隐藏的珍宝。看着人们丢弃的物品,我常常感慨万千。如今,我的家里到处都是在这里淘来的东西,有实用的,有好玩的,花的钱少而又少。
我想分享一些在二手购物中的感悟。
每当我穿行在二手商店的不同区域时,总会想到生命的短暂。正如《传道书》的作者所写(传 7:2):
往遭丧的家去,
强如往宴乐的家去,
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
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传道书》坦率地讲述了时间对万物和众生的影响,这个真理在逛二手商店时格外明显。那些漂亮的玻璃碗、复古布料、设计师品牌的真丝衬衫、儿童经典读物、浮潜装备和旱冰鞋,都曾经属于某个人。二手商店的货架无声地提醒着我:总有一天,我的孩子们也会整理我留下的东西,他们会需要一个垃圾箱,也会把一些物品捐赠给慈善机构。这让我想起经上说的(赛 40:6-8):
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
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
草必枯干,花必凋残,
因为耶和华的气吹在其上;
百姓诚然是草。
草必枯干,花必凋残;
惟有我们神的话,必永远立定!
如果说物质主义就是把快乐和满足感寄托在物品上,那么逛二手商店恰恰帮助我对抗这种倾向,因为它生动地告诉我们:买来的东西既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也不会长久保持原样。就拿我花 20 块钱淘到的茶几来说,现在又添了好几个污渍(我一向懒得用杯垫);那双费了心思买到的名牌靴子穿起来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舒服。二手商店里堆满了各种物品,它们都在诉说着人们多么容易冲动消费,又多么善变。有人曾经想要这些东西——或者以为自己想要——但后来不是嫌它过时了,就是不喜欢了,要么就是根本没派上用场。说来惭愧,我买的东西最后也常常因为同样的原因又回到这里。
这让我想起《箴言》11:28 说的:“倚仗自己财物的,必跌倒,义人必发旺如青叶。”如果把希望寄托在物质上,注定会失望。
虽然我为自己的节俭(以及近十年来环保)习惯颇感自豪,但是不买新东西并没有完全治好我物质主义的毛病。我那塞得满满当当的衣柜——虽说几乎没花什么钱——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妈妈在 90 年代曾迷上过十字绣(这种爱好不只是她一个人有;二手商店简直就是未完成作品和半途而废兴趣爱好的墓地),她曾在厨房墙上挂了一幅《马太福音》的经文:“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 6:21)每当想到这节经文,我就不得不扪心自问:星期天去教会敬拜主、默想他话语的时候,我的心会像开车到教会旁边的二手商店时那样激动吗?和学校门口的其他妈妈们分享信仰时,我会像跟她们炫耀二手店里淘到的便宜货时那样兴致勃勃吗?我在二手购物上花的时间和钱,有时是为了节省,但更多时候其实是在浪费,这些时间和金钱是不是可以更好地用来服事上帝或帮助主内的弟兄姐妹呢?
如果你和我一样,开车路过二手商店时总是忍不住猜想里面会不会有什么好东西,那么很可能,在你热衷淘宝的背后,也藏着一颗贪婪和物质主义的心。
说实在的,二手购物确实有很多让人着迷的地方。我可以把手工钩织的毯子从遗忘的角落里抢救出来,可以给孩子们的书架添置更多好书,还能用不多的钱把家里布置得温馨又舒适。有时候,去二手商店转转确实是件好事,也很有意义;但有时候,开车经过“好撒玛利亚”二手店时,直接略过也挺好。
我是真的很喜欢逛二手商店,但是一想到这些东西终究会随时间褪色,淘到宝贝的兴奋就会平淡几分。其实,我早已拥有了世上最珍贵的宝藏——那就是和主耶稣基督建立的关系。这份宝藏和二手店里能找到的任何“宝贝”都不一样,它永远不会被虫子咬坏,不会生锈腐朽,也不会被人偷走。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Secondhand Wis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