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将试探想象成火红的颜色。火红的试探可能是遇见有人不小心掉落的一叠钞票,给酗酒者递上的一瓶啤酒,或是来自有魅力之人的性暗示。
这些火红的试探确实存在,但圣经和经验告诉我们,大多数试探是灰色的,就像关于知识的试探。
有人说,所有决定都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做出的。所以,人们喜欢收集信息,希望了解得越多越好,这看似无可厚非。
然而你可能会问:问题出在哪里呢?
圣经记载的首次试探正是与知识有关。当蛇引诱夏娃吃禁果时,说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创 3:5)。对我们而言,知识的试探常常呈现出灰色的样子。我们可能为了知道某项政策的走向而催促同事透露机密,为了打探办公室恋情而传播一些八卦,甚至接受世俗观点,认为夫妻在结婚前应该为了确认性契合度而上床。这些试探,无不类似夏娃想要像神一样知道一切的诱惑。
耶稣在旷野中受试探的经历既发人深省,又令人困惑。首先,令人困惑的是,罪恶如何能吸引一位无罪的主?但《希伯来书》告诉我们,耶稣“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来 4:15)。其次,更困惑的是,根据我们的经验,试探往往在罪已习惯化时最为强烈。第三,试探往往让人感觉像犯罪。如果我们受试探发怒或顺从性欲,我们常常觉得只要往这个方向考虑一下,就等于犯了罪。
虽然试探让我们感到罪的压迫,但受试探并不等同于犯罪。如果我们迅速拒绝试探,而不是细细品味或沉迷于其中,我们便胜过了试探,这样就没有犯罪。当我们产生可恨的想法时,可以立刻否认并用正直的思想取代。同样,《希伯来书》4:15 说,耶稣能“体恤我们的软弱”,因为祂像我们一样受过试探(只是祂没有犯罪)。作为一个真正富有同情心的人,耶稣真诚地面对试探。作为一个无罪的人,祂面对并拒绝了试探,没有跌倒。
这意味着我们也可以面对试探并拒绝试探。
试探可能来自外部,也可能出自内心。骄傲、情欲或嫉妒等试探往往从我们堕落的本性中涌现。当朋友成功时,我们本该欢喜并为他们的恩赐感谢神,但我们的自我中心却让我们心生嫉妒。
耶稣全然无罪,祂所面对的试探都来自外部。例如,撒但在旷野中三次试探耶稣:变石头为食物,从圣殿顶跳下,以及敬拜撒但。耶稣在禁食四十昼夜后饥肠辘辘,试探者嘲弄道“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太 4:1-3),这是在不恰当的时间和地点占有物质财富的试探。耶稣不吃不喝,就会感到口渴和饥饿。祂知道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己,但祂选择依靠神的大能。
第二次试探是让耶稣从圣殿顶上跳下。从圣殿的高处一跃而下,远远超越众人,加速下落,然后轻轻地飘然落地,这是何等奇妙!在记忆中珍藏这样一份对天父供应的证明与认知,又是何等的有福!然而,对于我们而言,那种渴望获取并不正确属于我们之知识的欲望,很可能正是我们试图逃避信心生活的表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知识往往也意味着掌控。奥古斯丁曾警告说,有一种“空虚的占有欲”,渴望看到新奇事物,以满足内心病态的好奇心。然而,我们应当满足于凭信心生活,而不是单凭眼见而活。
学生、教师、传道人、领袖以及带领者最容易受到这种试探。我们诚然希望成为真正的专家,传递信息和智慧,但这却可能诱使我们假装自己无所不知,或者试图攫取不属于我们的知识。正如摩西所说:“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申 29:29)。
耶稣的第三次试探是直接的对抗。当撒但提出,只要耶稣向他屈膝,他就会将世上的万国赐予祂时,他再一次以错误的方式追求了一个看似良好的目标。基督必将得着世上万国的荣耀,但祂将通过自己的受死与复活来达成。事实上,当耶稣对撒但说“不”时,祂实际上是在对十字架说“是”。他还表明了自己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人,因为祂抵挡住了亚当和夏娃及其后代所面对的种种试探:如渴望像神一样知善恶(创 3:5)、想要成为像神那样的存在(创 3:5),以及满足身体需求或欲望的试探(创 3:6)。
在每个案例中——无论是亚当和夏娃、耶稣,还是我们——撒但提供的事物本身都是好的。食物对饥饿的人充满吸引力,权力和知识对所有人都具有诱惑力。但撒但的诡计在于,他建议我们用错误的方式、在错误的时间接受这些事物。
所有的试探都是如此。它提供的是看似美好的东西——食物、财富、安全、快乐、权威或知识。通奸之所以是罪,并不是因为性本身是邪恶的,而是因为通奸者夺取了属于他人的配偶。邪恶之处在于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或者占有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果试探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它又如何能动摇我们呢?它做不到。我们不会因为蜘蛛没有吸引力而想吃蜘蛛。然而,如果吃披萨是一种罪,我们中的许多人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菜单,将其命名为“博佐利”(Bozzoli)来规避犯罪。即便是对于具有完整人性的耶稣来说,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试探通常不会以魔鬼低语的形式出现,直接告诉我们去撒谎或偷窃。大多数试探看起来都具有吸引力,甚至显得合情合理。
耶稣在旷野中面对的试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试探总是以看似美好的事物为诱饵,撒但则声称这些东西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轻松获得。这正是外部试探侵袭我们的方式:当我们快迟到了,就会想要违反交通规则;当我们急于完成一笔交易,就会夸大产品的优点。然而,与耶稣不同的是,我们还要面对来自内心的试探——不良习惯以及那些让我们更容易犯罪的罪性模式的影响。
耶稣向我们示范了如何抵挡试探——迅速且果断地拒绝诱惑,并依靠上帝的话语来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耶稣的经历向我们保证,祂完全理解我们的软弱和试探。祂真正面对过试探,这些试探对祂有吸引力,但祂毅然拒绝。蒙救赎的人也可以效法祂如此行事。
然而,更让我们得安慰的是这一点:耶稣始终完全公义。因为祂从未犯罪,祂成为唯一忠实的人,并将自己献上,成为我们的代赎。祂将自己的公义赐给我们,使我们能够脱下自己那满是污秽的破布,穿上祂所赐洁白的长袍,坦然站立在圣洁的主面前。
译:DeepL/STH;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I Feel Tempted, Inside and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