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
基督徒群体中的“免疫系统过敏”
2025-03-21
—— Sam Chan

说句实在话(妻子听到可能不以为然),我对家务活儿特别“过敏”。每次打扫卫生时,不管是吸尘、叠衣服,还是擦电视柜,我的眼睛和鼻子都会肿起来,还会一个劲地咳嗽、呛到、打喷嚏。

其实这是因为我对灰尘过敏。只要一碰到能让室内灰尘飞扬的活动,我就会过敏。

那么,过敏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说来也怪,这其实是我们自身防御系统出了问题。我们的免疫系统本该抵御病毒和细菌等外来威胁,却误把自己当成了敌人。就像自己的士兵开始攻击自己的阵营一样。

这种“自己打自己”的情况,在基督徒群体中也屡见不鲜。我们总觉得威胁来自外部——异教徒、激进无神论者或西方个人主义者。可要是威胁来自内部呢?来自我们的基督徒弟兄姐妹呢?

前不久,我在谷歌上搜索两位知名基督教领袖的名字,没想到在一些基督教网站上看到他们被指责为撒但信徒、假教师和异端。有些网站甚至还幸灾乐祸地对这些知名基督徒说着最难听的话。

每年年初,我都会在脸书上分享我打算用“一年读完圣经”(Bible in One Year,简称BIOY)这个应用来做每日读经。这条分享总能收获很多点赞。但每年总会有一些好心的基督徒朋友问我,用这个应用是否妥当,因为它是由启发课程的甘力克(Nicky Gumbel)牧师编写的。也许是我太单纯了,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对甘力克抱有戒心。

上个月,我上了朋友的视频播客节目。总的来说,评论区还算和气,大多是正面评价,或者提出了一些需要澄清的问题。但也有少数基督徒的评论带着莫名的敌意和恶意。

以上这些网络上的不愉快或许还可以置之不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基督徒之间的冲突却真实地每天都在上演。就在去年,我们教会的牧师在经受了多年来自教会成员和领袖们的敌意对待之后,最终离开了事工。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是什么让基督徒之间变得如此剑拔弩张?

第一、这是圣经早已记载的现象

首先,从圣经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其实再正常不过了。以《诗篇》为例,我以前一直以为《诗篇》就是一本赞美上帝的喜乐诗歌集。但自从用“一年读完圣经”应用(Bible in One Year,简称BIOY)系统地研读后,我开始留意到许多之前忽视的经文。《诗篇》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都在描述诗人被仇敌包围的处境——更令人心痛的是,这些仇敌中很多都曾是他的朋友。他们暗地里密谋要伤害他(参见《诗篇》3,4:8–10,6:6–10,7:6–17,9:3–6 等)。

在福音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令人深思的规律:每当耶稣行善,他的敌人就起了杀机。举个例子,耶稣医好了一个手枯干的人,法利赛人不但没有为病人痊愈而欢喜,反而商议要除掉他(太 12:13–14)。这种反应简直匪夷所思。所以下次当你做了好事却遭人记恨时,不妨这样想:至少他们还没有密谋要害你。

第二、这是一个社会现象

其次,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规律。社会心理学家亨利·塔杰费尔(Henri Tajfel)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解释说,人们天生就渴望寻求地位、归属感和安全感,因此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群体。但问题在于,要形成“我们这一群人”的概念,就必须有一个“他们那些人”作为对立面,并把各种社会问题都归咎于“他们”。

更严重的是,群体内部也会出现自我攻击的倾向。群体往往要求成员必须表现出绝对的忠诚,严格遵守群体设定的道德标准。一旦群体开始怀疑有“异己分子”渗透进来,担心“敌人”就在内部,一些自封的“纯正卫士”就会跳出来指控同伴,给他们贴上“异端”的标签。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既显示了自己的“正统性”,又在群体中获得了更高的地位。

在这种氛围下,公开的羞辱批斗就会接踵而至。子女会站出来反对父母,学生会公开抨击教授,多年的朋友也会反目成仇。这样的场景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屡见不鲜,在当今的网络“批评文化”中依然存在,甚至在基督徒群体中也不例外。这不禁让人深思:为什么我们总是重蹈历史的覆辙?

第三、这是一个属灵层面的问题

从更深层的属灵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其实更加令人不安。马克·塞耶斯(Mark Sayers)在他发人深省的播客节目《这个文化时刻》(This Cultural Moment,第三季第五集)中指出,这正是属灵争战的真实面貌。说到属灵争战,我们常常会想象撒但如同电影特效中那样,正面发起血腥可怖的猛烈进攻。

但塞耶斯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撒但力量有限,他采取的是另一种策略:散布半真半假的谣言、制造流言蜚语、传播虚假信息,在敌人内部挑起纷争。这正是撒但对付耶稣基督教会的惯用伎俩。他四处散播谣言,煽动我们的恐惧,破坏彼此之间的信任——直到我们开始窝里斗,从内部分崩离析。

面对这样的攻势,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也许,我们应该先从省察自己眼中的梁木开始(太 7:3)。在我们为捍卫福音真理而奋斗的时候(徒 20:28–31),很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到自己的主内弟兄姐妹(参见《马可福音》9:38–40)。

别把自己困在“属灵温室”里

说来很有意思,现在治疗过敏症的一些新方法居然建议患者多接触泥土、细菌和病原体。这是为了重新训练我们的免疫系统,让它能够准确分辨出什么才是真正的威胁,什么只是无害的刺激。

对基督徒群体来说,这个道理也很相似。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局限在基督徒的小圈子里——周日去教会、工作日参加查经小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就很可能把自己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离开来。这样一来,我们就会有太多闲暇去挑剔自己人的毛病,把原本用来防御外敌的武器,反而对准了自己的同伴。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Look Out for Friendly Fire! How Christians Can Be Our Own Worst Enemies

Sam Chan(山姆·陈)(三一福音神学院博士)是澳大利亚、悉尼圣经论坛的公共传道人。他是 Evangelism in a Skeptical World 和 How to Talk About Jesus (Without Being That Guy)的作者。
标签
批评
论断
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