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时事
一间小教会如何用书籍滋养了乌克兰人的心灵
2025-03-26
—— Sarah Eekhoff Zylstra , Aleksander Saško Nezamutdinov

2022 年,当俄军首次越过乌克兰东部边境时,约 350 万人向西逃往波兰。许多人途经克拉科夫——乌克兰宣教士兼教会建立者亚历山大·萨什科·涅扎姆特迪诺夫(Aleksander Saško Nezamutdinov)就在这里牧会。

他所在的基督救主长老会(Christ the Savior Presbyterian Church)仅有 40 名成员,却全力以赴,为难民提供交通、住所、食物和衣物。当最初的逃难潮平息后,他们发现了乌克兰人另一个迫切的需求:书籍。

“人们开始寻找精神食粮,”涅扎姆特迪诺夫说,“但乌克兰语的资源实在太少了。”

这背后的主因要追溯到苏联时期。整个 20 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推行俄语的政府严厉限制乌克兰语印刷品。新教徒撰写的书籍杂志几乎不可能通过审查。

“(这是因为)新教徒常与西方亲友保持联系,”他解释道,“更因为他们受到的教导是要学会独立思考,这让当局难以控制。”

他认为俄罗斯如今正在故伎重演:“在乌克兰被占领的地区,新教是最早受到对付的一个群体。他们会强占教堂,更换门锁并派兵把守。历史正在重演。”

涅扎姆特迪诺夫和会众们发现,乌克兰人正日益渴望通过母语进行文化抵抗。同时,人们也需要以福音为核心的书籍——从心理辅导、创伤疗愈到将临期灵修,不一而足。

于是两年前,这间小教会创办了一家乌克兰语出版社。

福音联盟采访他时,特别问到了他们是如何实现这一创举、是否有人对他们出版的书籍感兴趣,以及他在事工中如何见证了上帝的作为。


你们将出版社命名为“乌克兰宗教改革出版社”,也是在重演历史,对吗?

没错。19 世纪末,改革宗教会在乌克兰蓬勃兴起,关键原因之一正是他们使用的语言——当时天主教弥撒仍用拉丁语(这一传统持续到 1962 年),东正教则使用早已无人能懂的古老斯拉夫语。

改革宗宣教士们效仿路德使用印刷机的策略,坚持用乌克兰语传讲福音。他们用母语布道和举行礼拜,吸引了大量民众,常常整个村庄的人都来听道。教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这场运动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这些宣教士还创办了两本乌克兰语杂志来驳斥无神论思想,讲授教会历史,刊登本土作家的作品。他们就像保罗那样,致力于搭建文化与基督教之间的桥梁:“你们听过某位哲学家的观点,现在请思考它与圣经或神普遍启示的关联。”他们想证明普遍恩典与普遍启示始终存在,在乌克兰历史中处处可见其踪迹。

随着苏联时代的到来,这两本杂志被迫停刊。我们的出版社正是继承了其中一本的名字——《乌克兰宗教改革》。

一间 40 人的小教会如何能办起一家出版社?神是如何预备你们的?

其实早在 2016 年,我们就已经开始用波兰语出版神学书籍了,因为我们发现市场非常缺乏以福音为中心的读物。通过与十架路,渴慕神,九标志,林格尼尔等机构的合作,我们已出版了约 70 本波兰语书籍。

所以到了 2022 年夏天,我们很自然地开始着手乌克兰语翻译。我们首批印刷了 6 万册书籍,比如约翰·派博的《耶稣为何而死:五十个理由》(Fifty Reasons Why Jesus Came to Die )和史普罗的《驮着君王的驴》(The Donkey Who Carried a King)。

读者的反响非常热烈,于是我们继续推进。目前我们已有约 20 种乌克兰语书籍。有意思的是,我们同时出版波兰语和乌克兰语版本,但是乌克兰语书籍的需求量往往是波兰语的两倍——它们卖得更快,分发更迅速,因为乌克兰基督徒的群体更为庞大。

这些书会送回乌克兰吗?

一部分会。目前有数百万乌克兰难民分布在波兰、德国和捷克,我们会向这些地区分发书籍,但同时也坚持把书送回乌克兰国内。

乌克兰本土也有基督教出版社,但他们现在举步维艰。比如经常面临电力短缺——去年冬天俄罗斯针对能源基础设施轰炸时尤其严重。我们在乌克兰的编辑和翻译常常因断电被迫停工,有时一停就是几小时甚至几天,电脑电量耗尽根本无法工作。

更关键的是,许多乌克兰出版社正在紧急转向他们原本没计划出版的题材:心理辅导、创伤后应激障碍、如何帮助目睹恐怖事件的孩子……他们正将重心转向救济事工。

于是我们决定:“好,那我们可以填补其他空白。”我们刚刚引进了一批史普罗的著作,正在赶制阿利斯泰尔·贝格(Alistair Begg)的将临期灵修书。说来你可能不信,司布真的作品竟没有一本乌克兰语译本——所以我们也在推进这个项目。

乌克兰独立已经 30 多年了,为什么用乌克兰语写成的福音资料还是这么少?

这得从苏联时期说起。在长达 70 年的统治中,俄语无处不在——电视、书籍、大学课堂,到处都是。但和自愿学英语的美国移民不同,俄语是强加给乌克兰人的。

所以,乌克兰人在家里、在中小学都说自己的母语。许多教会也一直坚持用乌克兰语,尤其是唱赞美诗的时候。这就导致过去一百年来,乌克兰人其实一直处在“双语并行”的状态。

苏联解体后,大批基督教宣教士来到乌克兰,但他们大多没花心思制作乌克兰语资料。因为如果直接用俄语,不仅乌克兰人能看懂,整个前苏联地区的人也都能用——这样“一本多用”,传播范围自然更广。

但如今,情况变了。为了摆脱俄罗斯的影响和意识形态渗透,乌克兰人正在重新拥抱自己的语言。

不难看出,神将你们这间小小的教会安置在此时此地,正是为了在艰难岁月中为寻求安慰与真理的人们提供数以千计的福音资源。你如何看待神在这项事工中的作为?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神啊,你究竟要做什么?这一切最终会走向何方?若是在三年前,我根本想不到我们会如此深入地参与这项事工。

我看到了许多机遇。其中之一在白俄罗斯,这个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国家。当地年轻人正在努力复兴白俄罗斯语,我们希望能帮助他们出版第一本基督教书籍。

我还在考虑是否可以举办一次研讨会,为更多牧者提供我们现有的这些书籍资源。

此外,我们正在筹划开发一款应用程序或建立数字图书馆网站。毕竟对于前线人员来说,接收实体书籍运输实在太困难了。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我希望能打造一个平台,让前线战士都能免费获取电子书。

这一切都是靠着神的恩典才能成就。这是我们教会的事工,我们很乐意以这样的方式服务波兰和乌克兰的教会。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How a Tiny Church Is Serving Ukraine with Books

Sarah Eekhoff Zylstra(沙拉·茨尔察)是福音联盟的资深作家,于西北大学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
Aleksander Saško Nezamutdinov(亚历山大·萨什科·涅扎穆特迪诺夫)是克拉科夫基督救主长老会(Christ the Savior Presbyterian Church)的主任牧师,同时经营着MW出版社(MW Publishing House)和"乌克兰改革宗出版社"(Ukrainian Reformation)两个事工机构,致力于出版波兰语和乌克兰语的福音资源。他与妻子安雅(Ania)、女儿斯特凡尼亚(Stefania)一家现居克拉科夫。
标签
战争
乌克兰
书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