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五种迷思
对教导青少年神学的五种迷思
2023-08-23
—— Ryan Lister

编注:本文系十架路出版社“五种迷思”5 Myths)系列文章之一。“迷思”的英文为myth,或译“误解”,即“常被信以为真,但实际上是错误的观念”。

我们都在实践神学

首先要明确一点: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实践神学,包括我们的孩子。无论我们是不是知道这点,我们的孩子都是神学家,因为神造他们如此。对基督徒父母、教会成员、朋友而言,问题成了如何帮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神学家?

首先,我们要克服的是关于孩子与神学之间关系的一些潜在定势思维。简而言之,我们需要打破几种迷思。这些迷思有的我们自己成长时经历过,有的我们没有注意,甚至还有的是我们自己传播出去的。

为了帮助我们的孩子成为健全的神学家,我们来看下面几个话题,看看神是如何解释的。

迷思一:孩子们不关心神学

这个迷思的根源在于,很多人认为神学沉闷无聊。虽然这一想法有部分是真的,(老实说,教会很难把神学讲的既美丽又让人向往),问题更多的是出在实践而不是来源。换句话说,问题是神学家,而不是神。神是创造者——祂发明了快乐和想象力,祂将这些都充满于造物中,祂甚至也创造了我们和我们的孩子,让我们像祂一样有创意、有想象力。

神学不必沉闷无聊,相反,我们可以把孩子带回到源头——也就是那些充满了起伏、幽默、悬念、邪恶和阴谋的圣经故事里。我们也可以告诉孩子许多教会历史上的故事,这些故事会震撼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渴望了解更多。

但是,也许最令人谦卑的是,我们可以让孩子来帮助我们重新思考、重新审视我们的神学。有些最好的神学问题来自孩子的想象,而这种想象力大人常常已经遗忘了。

所以,并不是孩子不想要神学,而是他们不想要我们对神的看法,因为我们对神的看法不像他们的那样宏伟。

迷思二:神学对孩子来说太难

接下来,我们许多人会想说神学对孩子来说太复杂了。我们觉得,理解神学需要在智识上足够成熟,而这正是孩子所没有的。这种想法是在说,孩子怎么能够领会得了三位一体、位格合一呢?我们为什么要让他们去消化这么复杂的想法呢?

可是,这就是问题所在。首先,神学问题不是个个都要让人觉得招架不住——然而,我们招架不住神的无限为什么是个问题呢?难道不是本该如此吗?再说,有哪一个大人能够完完全全地讲出三位一体、神人二性的道理呢?

我们并不会因为孩子不会做微积分或三角学而不教他们加减乘除。相反,我们教他们数学是因为相信日后他们可以掌握更复杂的定理和方程式。神学也应该如此(提前 4:12)。不是说我们的孩子无法理解神学,是我们并没有给他们机会来证明自己。很多时候我们也没有认真地思考,如何循序渐进地按照他们的智力发展程度来传授神学真理。

迷思三:孩子的生活中没有神学的位置

第三,现代世界认为神学没有必要,因为它不像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事物那样重要。世界变化的太快,我们的日历太满,奈飞总有太多的剧可以追,更不要说还有那么多的游戏可以打。学校课程告诉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变得如此忙碌,把“真理”变成了只言片语,把宗教外包给主日的牧师和青年领袖,我们再也没有时间,或者像现代文化宣讲的,不再有必要来让我们和孩子深深地进入神的奥秘之处。

然而,这个迷思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之上:尘世间的事比神学更重要。我们忙着将孩子的生活排得满满的,以至于我们都没有意识到什么才是真正和永远重要的。我们如此专心致志地帮孩子准备一份亮丽的尘世简历,去争取尘世间的财富,我们却忘了告诉孩子,那永活的希望会把我们带到一个不会朽坏、永不消失的天国产业里(彼前 1:3-4)。

我们需要把这个观念扭转过来。因为,当我们把以神为中心的神学搁到一边时,我们也把真正的喜乐和幸福放到了一边。当我们说没时间研究神学,我们恰恰就是在教导孩子,这世间的偶像值得他们花时间去敬拜,而通过圣灵去认识基督里的上帝却不值得。

迷思四:孩子们可以从其他人那里获得神学知识

这个迷思始于我们将自己的属灵生命外包。现在,我们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专家”。神学交给神学家,证道交给牧师,青年事工留给青年牧师。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是的,文化告诉我们要相信专家,但是这背后可能还有更深的原因。也许我们觉得自己很难去深入思考这些神学概念,又或者我们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去思考神是谁,祂为我们做了什么;再或者我们认为自己无法回答孩子的那些信仰问题。

但事情不必如此。

事实是,孩子们总会从某个地方获得他们的神学知识。所以,问题不是他们是否会问关于神的问题,而是他们要从哪里得到答案。这些问题每个人心里都有,特别是在孩子的心里,而世界就守在文化的祭坛旁边,迫不及待的要把他们引入到不敬虔的敬拜中去。

我们绝不会让孩子孤身一人待在大海中不管他们,对吗?那我们为什么会让他们自己面对文化的潮流而挣扎呢?我们需要与他们同行,即使困难重重,即使他们(或我们)不想这么做。这不是因为我们拥有所有的答案,而是因为我们认识那一位能回答所有问题的主。我们的孩子不需要专家,他们需要爱护他们的父母,关怀他们、愿意帮助他们来面对有关神与生活的重大问题。

迷思五:神学本身就是目的

我们现在来看另一个极端:有些人热爱神学,并教育自己的孩子也热爱神学。可是,他们的出发点却是错误的。他们只是因为神学本身而喜欢神学。

这就是第五个迷思:了解神学只是为了求知,就是知道所有与神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这就是我们和孩子生活的目标。但问题就出在这。当我们这么做时,我们是在教孩子因为自己的骄傲去热爱神学,我们教孩子将神学变成一种高人一等的属灵工具。

但是这样做会导致更糟糕的情况。我们教孩子,神学是一种工具,神学可以用来对他人耀武扬威,甚至神学可以用来和神叫板。如果神是在我们的“智力手术台”上,换句话说,如果孩子的智力和我们的努力能够参透神,我们就觉得自己可以对祂指指点点,任意摆布。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学神学不是为了神学,而是为了敬拜。我们要让自己的心体会到这一点,孩子也是。换句话说,教义应该始终引领将我们和孩子来到神那里。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动机,我们需要帮助他们通过神学和神亲近,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没人能够完全掌握神的丰盛。而这一点,应该让每一颗心,无论老少,都开始颂赞。用毕生精力来寻找神、赞美神,决不会枯燥无味,因为敬拜永无止境,无论今天还是永远。


译:变奏曲;校:JFX。原文刊载于十架路出版社英文网站:5 Myths about Teaching Theology to Youth.

Ryan Lister(瑞恩·利斯特)(博士毕业于南方浸信会神学院)是俄勒冈州波特兰市西部神学院的神学教授。他是《上帝的存在》(The Presence of God)一书的作者,并担任谦卑野兽组织(Humble Beast)的教义和门训主管。他与妻子(Chase)和四个孩子居住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
标签
十架路出版社
五种迷思
教导青少年